“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不会因为工作单位是初中还是高中,是市区还是郊区而有任何改变。”昨天,华师大人文学院学生黄歆面对十多位中学校长考官侃侃而谈自己的教师梦想,如果面试成功,她将成为该校在全国率先推出的硕士研究生培养“4+1+2”模式的对象之一。
-新模式效应
19所用人单位发出订单
昨天,华东师范大学宣布将率先在全国推出研究生“4+1+2”培养体系,每年将从直升研究生的优秀本科生中选拔一批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好、具有教师专业发展潜质的学生,由用人学校全程参与招生和培养,开拓教师培养的全新模式。
所谓“4+1+2”硕士培养模式,即4年本科教育+1年中学教育实践+2年硕士培养。与以往的培养模式相比,该模式目的就是将一大批优秀大学生推到基础教育第一线。由于此次被选对象都是具备面试直升资格、在本科阶段学业成绩处于前25%的尖子学生,他们基础厚实,综合素质比较高,有利于未来教师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华东师大校长俞立中告诉记者,此消息发布5天,就有包括曹杨二中、华东模范中学、行知中学等重点中学在内的19所用人单位发出订单,共推出48个岗位。华东模范中学更是一口气预订了5位“新模式教师”。
-调查显示
中学教师中硕士生比例不足2%
据统计,目前基础教育教师水平还不是很强,中学教师一般为师范大学成绩中等的本科生。而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学教师中研究生比例都超过50%,我国台湾省的中学教师中硕士生比例也已超过30%,而在上海,中学教师中硕士生比例还不到2%。
据了解,虽然目前许多中学也鼓励教师攻读教育硕士,但在读期间教师的课时量不会减少,学校的原则是不影响工作,不讲条件。因而在职教师继续读书存在工学矛盾,学校每周只准假半天,特殊情况才能请假一天。另外,不少教师在工作几年以后,英语水平下降,如不降低考试门槛,即使有人想读研也不敢考。
-现场采访
被选学生可边读研边工作
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面对包括华师大专家,重点中学校长的面试,20多位直升研究生显得很从容。“我们需要有亲和力、外语好的学生。学校将全程参与招生和培养过程,师范教育走出象牙塔,就是希望能带出一批中学里的名师!”参与面试选拔的曹杨二中校长王志刚如是说。
王校长表示,目前他们学校教师中研究生比例占14%,但流动性比较大,而且高学历不代表高水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希望这次能挑选一些热爱教师职业、适合做老师的学生。“今天来面试的学生都蛮灵的。”
记者了解到,被选中的学生和学校都面临三次选择,首先是学生到学校实践一年,双方签订意向性合同。一年中学生拿教师工资,华师大还将派导师与中学老师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一年实习结束后,根据表现(此学生是否适合学校,教学水平如何等)决定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在工作一年后,双方如有异议仍有选择的权利。不过,如果确定进入中学的学生,攻读硕士时可获得全额奖学金,一年14000元,学校还将继续发给其工资。
-校方担心
3年内双方都存在变数
在与用人单位的闲聊中,记者发现对于这种全新的培养模式学校还是有些顾虑的。主要是因为三年时间变数太大,包括学生思想的稳定性、学校对学生的满意度以及编制问题等。
有的面试官表示,实习一年后,也许学校并不认可招来的学生,因为当老师的人品、责任心、爱心非常重要;也许研究生毕业后,学生不愿意到当初选定的中学任教,那么这两年支付的工资就会“泡汤”。
但华东模范中学校长表示,并不在意签订劳动合同的学生最终是否留在学校,但他相信学校具备吸引人才的魅力,只要是优秀人才,不管在学校工作多久,哪怕是一个月一学期也会给学校带来好处。
-截稿消息
一学生被4所中学看中
考生综合评分全部“优秀”
截至记者发稿时,华师大传来消息,参加面试的20位学生80%在面试中都被中学校长评为“非常愿意录用”,“可以考虑录用”的学生占90%。
中文系的郑静同学被华师大二附中、行知中学等4所重点中学评为“非常愿意录用”的人选,物理专业的毛琦被曹阳二中、上师大附中等4所重点中学看中。参加面试的学生在面试综合评分一栏中全都获得了“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