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研招考试 > 考试信息 > 正文
研究生培养交叉创新 单一导师制面临挑战
发布日期:2009-12-24 20:52:00 来源:东方网

  物理系研究生王玉玺最近进入博士论文撰写阶段,课题是关于电子自动化软件的。这是一个跨学科的课题,所以除了跟自己导师探讨,近来他经常去数学系、计算机系寻访老师和那里的博士生,请教研究中所要用到的数学算法和软件编程知识。“如果有一个联合培养的平台,那么研究中就能少走弯路,论文的进展会更顺利。”王玉玺说。

  如今科研中学科交叉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创新点往往就在交叉点上,但研究生培养的“单一导师制”,让交叉创新成了一种不可能。

  “一对一”与“一对二十几”

  生物信息、金融数学、数字医学、环境等新兴学科,都是交叉研究的产物。有人说,像从前那样在单一学科里搞研究而取得创新成果,可能性已越来越小。

  但是至今,我们的研究生培养仍沿用传统的“一对一”模式,从报名、面试,到读书、做课题再到写论文,学生始终跟定一个导师,导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和课题领域等,往往构成了学生不可能跳出的圈子,容易限制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学生对导师是“一对一”,但导师却是一对几,甚至一对十几。根据上海市学位办的最新统计,在华东政法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中,都存在一位导师指导20多名博士生的情况。正在香港读博士的付红给记者讲了个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博导听一个年轻人作报告,觉得很不错,事后跟他说,你很有前途,读我的博士吧。那年轻人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就是您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放羊式”,放大了“单一导师制”的缺陷,学生如果碰上个不大负责,或者忙得分身乏术难以负责的导师,就倒霉了。

  “交叉培养”渐成国际趋势

  “单一导师制”的缺陷已经引起国内教育界一些人士的警觉。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主任廖文武教授说,要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就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国外一流大学,选择学科交叉领域做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培养具备复合能力的拔尖人才的重要渠道。”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高磊博士在调研中发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都建有跨学科研究中心,同时开展博士生教育。在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开设了大量交叉学科研究生课程,并成立了众多跨学科学术组织;慕尼黑大学组建了国际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进行以项目研究为重点的研究生教育,同时促进跨学科合作以及高校、企业合作,培养青年科学家。在日本,筑波大学建有几个大的学科群,跨学科研究、教学和研究生培养同步展开;名古屋大学则有由单一学科专业群和多学科专业群组成的流动型研究生教育体系。

  据统计,美国1997-2007年被授予学位的硕士中,接受多学科、交叉学科培养者所占比例为0.75%左右,而博士学位获得者中的这项比例在1.8%左右,近年来,这一比例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先让导师结束“单打独斗”

  “在中国的大学里,交叉培养研究生之所以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院系的划分使得学科设置固化,而学科有所‘归属’才能获得经费支持和招生名额。”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高虹指出了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制度层面的“壁垒”。

  专家建议,应当改变学生围着一个导师转的传统模式,建立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体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宜“宽口径、个性化”,鼓励学生跨学科、跨学院选课;可以尝试双导师制或多导师制,创造条件让研究生参与交叉学科的课题研究。

  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开始了探索。在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录取的博士生中,硕士学位所在一级学科与博士录取一级学科不同的比例高达46.6%,这表示,学校在招生时就有跨学科培养和推动学科交叉研究的意向。

  廖文武认为,研究生培养应由2-3名不同学科的教授组成联合导师组,把各位导师自身的优势和拥有的资源结合起来。上海大学副校长叶志明则提醒,研究生培养凸显交叉特点,前提是导师能够合作——如今的大学里,导师们还多是单打独斗,需要先为他们之间的跨学科合作搭建平台,以此带动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

研究生培养交叉创新 单一导师制面临挑战
字体: A+ A A-